书艺孜孜以求 风格独显风流
—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敬国书法鉴赏
细数历史书法大家,像王羲之“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”;比如颜鲁公“创颜体楷书,对后世影响很大”;比如李北海“初学王右军行法,即得奇妙,乃复摆脱旧习,笔力一新”,这样的范例比比皆是。
书法艺术的本质,其实就是利用笔墨在纸上塑造一个“人”的抽象形象,这个和汉字的表意功能是不完全一样的。笔墨的律动和力度结合,加上墨的干湿变化,抽象的舞动线条,体现了一个人的思维和审美,以及他的才气。
有这样一位书家,也许他不是很好的,但他的书法尽显个人风格,你基本捕捉不到他的出处,但又不失法度,在书坛上辩识度高,正如可谓一看便知!这也是书家难得的境界追求。
李敬国,自幼天赋异禀,喜爱书法,1973年元月入伍在马兰部队服役。1988年转业到和硕县人民政府,后任国营化工厂厂长。1993年新疆财经学院学习,并取得本科学历。2002年调入和硕县人大。2005年调入库尔勒巴州日报社工作。2006年任巴州白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,巴州白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。现任巴州白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、支部书记、总经理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,专科学历、高级经济师;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过有关“环保节能技术”的多篇论文,并获绿色制造优秀论文奖,热爱书法艺术,擅长行草,巴州书法协会会员
我们通常都说“字如其人”,把书法与道德和人格等同,这与古人的“以人喻书”不一样。赵壹在《非草书》说:“凡人各具气血,异筋骨。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,书之好丑,在心与手,可强为哉。”指出了书法与人的“气血”、“筋骨”、“心手”等有密切关系。
从整体来看,李敬国的书法就是心手合一的典型代表。点画线条去繁就简,筋骨内敛,绵里藏针,看似润糯,实乃遒劲。可以用三个字高度概括:“简”、“静”、“清”。不难看出他除邪念、戒浮躁、求淡然之人生境界。真正的书法艺术家,要真能达到这一境界也是极难的。
书法艺中的中和之美,是书家传递给观赏者的又一魅力信息。明学者、书法家项穆在《书法雅言》中说:“圆而且方,方而复圆,正能含奇,奇不失正,会于中和,斯为美善。中也者,无过不及是也,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。”这是传统儒家精神的理想道德人格。
而这也正是李敬国一生所追求,体现在他的书法风格中,字形修长、疏秀,收放自如。许多字是非常亲和的,好比谦恭温良的君子,不卑不亢,和颜悦色,在那里从容论道。”甚为恰当。其呈现的“恬静”、“淡然”、朴实无华、自然本真的艺术风貌。证明了书法风格不是一夜能成就的,也不是凭空臆造或一味地创新获得,而必须建立在传统之上、建立在学问、涵养之上。
书法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平,有一定的客观标准,这是事实,但也存在派别成见或美学观念、阶层爱好的不同,对某些好的作品长期视而不见,或虽很熟悉而贬褒不一。譬如北朝碑刻中精品甚多,有些可入神品,但清代以前,当时的书法家却不承认,以至埋没千年。后来才使它们重新受到重视,并提到很高的地位。也许当下有的人会批判你的作品如何如何,但历史终归会给予公证的回答,李敬国常说:学书法,正如鲁迅先生那句话,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……,我想大约艺术的最大魅力也就在于此了。
熊秉明先生从古代哲学观点出发,提出古代书坛存在六大书法体系。他们的思想观念不同,审美追求也不同,对书法成就的看法也就差别甚大。他在《中国书法理论体系》一书中所分六派为:写实派、纯造型派、唯情派、伦理派、自然派、禅意派。这六派的主张、追求各不相同,甚至相反。我只想说什么派都不重要,象李敬国先生这样,玩的“纯我派”,这才是艺术之真谛。
有一句话叫“盖棺定论",我觉得那是不科学不公证的,相信在艺术的大道上,李敬国能走出一番新天地,让大家早日目睹,我们期待着。